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—北藝新媒《觀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》
今年,北藝大很榮幸再度受邀,於9月進軍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,2024年的展覽主題為—觀察者模式 Observer Pattern
觀察在生命與藝術中都具有重要意義。隨著科技的影響力日益增加,在人機協作的今日,我們對「觀察」又能夠產生什麼樣的轉變和藝術性思考呢?快來一起來看看今年的展覽主題吧!
觀察者模式
如今,機器的感測器、影像處理、聲音處理、數據分析與反饋等都成為媒體藝術中重要的一部分,而藝術家如何在機器的擴延與協作下進行創作呢?
「觀察者模式」展覽以行為設計模式來類比與檢視藝術中機器的角色。當藝術家作為主體時,機器不僅是藝術生產的工具,或是將腦中概念轉化為作品的中介,更在各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──從觀察開始。
隨著機器日益智慧化,人類的生命與組織模式也漸漸顯露出系統運作的特徵。機器不僅延伸了人的感官,與人協作,亦成為觀察者:從冷靜的角度出發,重塑了人與世界被觀察的形貌。在人與機器相互耦合的情境下,臺灣作為一個長久以來消失卻又被帝國凝視的島嶼,包括對個體意志與科技文化的重視,以及其複雜的混種狀態,雖然尚未成形,卻已映入眼簾。
通過機器與周圍世界互動,藝術家將內在的直覺、情感、思維等轉譯成創造性生產。經由「觀察者模式」展覽,揭示機器如何成為一種新的觀察者,與人類共同塑造一個意義的世界。
進入「觀察者模式」展場,我們會先看到江紹綸的作品〈有形虛擬〉,結合目鏡觀測和肢體測量,創造出知覺的錯置與虛構,使我們對觀測能有提問。鄭祖豪作品〈正電計畫〉將大腦迴路運作類比機器運轉,轉化成電流與噪聲,成為展覽的中樞。接著,謝佩庭作品〈科技幽靈〉使我們透過Google街景中的人被AI模糊化的詭譎影像,以機器之眼反思於技術環境的肖像形貌與存有狀態。郭子耘的作品〈景伸〉使用Slit-scan技術在高鐵上拍攝臺灣風景,呈現以機器對外部環境的凝望視野。最後,呂坤彧作品〈相視一場〉利用3D掃描和偵測技術,呈現由機器形塑臺灣鄉村年長者的感性影像,在相互對視下,人的樣貌彷彿模糊卻又呈現有另一種清晰。
”Observer Pattern” in 林茲電子藝術節 Ars Electronica
https://ars.electronica.art/hope/en/observer-pattern/
https://ars.electronica.art/hope/de/events/sound-campus-sonic-fever/
相關媒體報導請搜尋:
全球規模最大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北藝大新媒系再獲邀跨海展出科技藝術作品
出征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展出「觀察者模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