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臺灣師範大學

臺灣首位邱美虹名譽教授榮獲IUPAC化學教育終身貢獻獎

 長期致力國際科學教育合作獲肯定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邱美虹名譽教授,榮獲由各國化學家及科學組織代表組成的「國際純粹暨應用化學聯合會(IUPAC)」頒發化學教育終身貢獻獎,是臺灣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,表揚她在化學教育領域不僅在國內有卓越成就,也積極參與國際性化學組織和相關學術活動,促進了全球化學教育的交流和合作,更提升臺灣在全球科學教育社群的國際影響力,貢獻了重要力量。

成立於1919年、逾百年歷史的IUPAC,是由60多個國家的科學和化學組織所組成的學術團體,是全球最重要的化學組織之一,負責新發現化學元素的命名以及訂定各種科學標準等任務。臺師大化學系69級校友、邱美虹教授,曾於2021年獲頒「化學與化工傑出女性獎」,肯定她身為女性科學家對科學和科學教育的貢獻,表彰她們在生涯中具備領導和社會服務的傑出表現。

今年7月15日至19日,國際純粹暨應用化學聯合會(IUPAC)在泰國舉行國際化學教育研討會,化學會獎章委員會和馬來西亞化學會不約而同推薦了邱美虹教授,她在會議中接受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、會議主席 Supawan Tantayanon教授親自頒贈「化學教育終身貢獻獎」獎牌及獎狀,並在會議上介紹臺灣為化學教育及科普推廣所做的努力,增加國際能見度。

提倡友善且包容的STEM學習環境 運用數位工具提升化學教育效果

邱教授的研究探索了如何運用新興科技和互動式教學方法,如人臉辨識、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,來提升化學教育的效果。她致力於發展創新的教學策略,例如利用數位科技工具和多媒體技術,來增強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。她的研究還關注化學概念的學習過程,探索學生在化學教育中可能遇到的認知障礙,並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障礙,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。

作為化學教育專家,邱美虹教授長期加入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或相關專業小組,參與討論化學教育的政策制定和教學改革,並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方法,以及跨國研究合作、教學資源共享等,一同促進全球化學教育的交流,以推動全球化學教育的發展和提升。

邱教授擔任臺灣在IUPAC的國家代表超過20年(2002~迄今),同時她也曾經擔任IUPAC化學教育委員會主席(2012-2015),進而由各國委員會推選為IUPAC理事會委員(2016-2019, 2020-2023),兩度高票當選,以及擔任8人小組的執行委員會委員(2016-2019, 2020-2023)。

在這期間,她除了於臺灣辦理IUPAC化學教育雙年會,留下輝煌紀錄外,還到10多個開發中國家推廣化學教育,提供化學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,此外,也曾代表IUPAC擔任國際性別合作計畫主持人之一,與國際11個科學團體代表共同推動女性投入STEM(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)教育,並提倡應提供友善且具包容性的工作與學習環境。

曾任美國科學教學研究學會首位非英語系國家主席

邱教授也長期加入美國國家科學教學研究學會(NARST)服務,該學會是總部設立於美國、頗具規模的全球性科學教育組織,她於2008年至2010年創立「科學教育工作者連結計劃(Linking Science Educators Program)」,將NARST的資源送到發展中國家,增加博士生出席NARST的補助人數與金額。

她於2016年至2017年擔任NARST史上首位非英語系國家主席,更將兩年一次的博士生研究夏令營(Abell Institute)首次跨出美國境外,移師臺灣舉辦,共有來自11個國家的36位博生,以及來自6個國家的12位導師參加,是歷屆報名人數最多、導師人數最多和參加國家最多的一次,當年來臺的幾位博士生,目前都已在美國各大學任教。她也與國際委員會主任委員會共同促成,讓臺灣科教學會與亞洲科教學會簽約成為聯盟學會。

邱美虹教授開心表示,能和世界各地的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一同服務,深感榮幸。她感謝化學會長期給予的機會與支持,讓她有機會為國際化學社群服務,更感恩一路走來給予各種支持的學術夥伴和家人,這獎項是屬於大家的。

科教所及門生舉辦榮退論壇 從未後悔回臺灣

邱美虹教授還說,科教所和她的學生在去年12月為她的榮退舉辦論壇,來自科學界、科普界和科教界的好友、學生和伙伴出席,分享與她接觸的歷程,透過同事分享,彷彿時光機倒帶,瞬間回到昔日走過的足跡,令她感動不已。

她說,從哈佛大學唸書、打工當助教到研究助理,有時冬天在別人屋內取暖,行走與雪地上值班的日子,都已是30多年前的事。後來畢業後在美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,雖受多次慰留,但她和先生仍毅然決然回台,是從未後悔的決定。

她回憶,一晃眼,37年教書生涯如白駒過隙,在師大科教所完成指導101位學生獲得碩博士學位,加上剛回國在地科系指導5位碩生,合計106位,自己覺得算敬業。

她說,有教授形容她是過動兒,其實是自己愛找「樂子」,不論什麼工作或任務,都會讓自己樂在其中,以歡喜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或在有被需要的地方耕耘。或許十年後,她想告訴大家全新且充滿挑戰的故事「人生不設限」。(撰文: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 / 核稿:鄧麗君)

原文網址:https://pr.ntnu.edu.tw/ntnunews/index.php?mode=data&id=22703